呼伦贝尔市

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盟 呼伦贝尔市 呼伦贝尔历史沿革 呼伦贝尔行政区划 呼伦贝尔地理环境 呼伦贝尔自然资源 呼伦贝尔人口 呼伦贝尔政治 呼伦贝尔经济 呼伦贝尔社会事业 呼伦贝尔交通运输 呼伦贝尔历史文化 呼伦贝尔风景名胜 呼伦贝尔著名人物 呼伦贝尔城市荣誉


呼伦贝尔市,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政府驻地海拉尔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以境内 呼伦湖和 贝尔湖得名, 南部与 兴安盟相连,东部以 嫩江为界与 黑龙江省为邻,北和西北部以 额尔古纳河为界与 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 蒙古国交界,总面积25.2777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面积的21.4%,占中国版图的1/40,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与俄罗斯、蒙古国有1733.32公里的边境线,其中中俄边界1051.08公里,中蒙边界682.24公里。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253.01万人。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1252.9亿元。呼伦贝尔市拥有铁路、公路和航空立体交通网络,滨洲铁路和301国道贯通全市,拥有海拉尔、满洲里两个国际航空港,已开通至俄罗斯、蒙古国及北京、呼和浩特、哈尔滨、上海、广州等50余条国际国内航线;对外与俄罗斯和蒙古国毗邻,是中国唯一的中俄蒙...

详情

呼伦贝尔市地名网_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资料简介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介绍

呼伦贝尔市,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政府驻地海拉尔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以境内 呼伦湖和 贝尔湖得名, 南部与 兴安盟相连,东部以 嫩江为界与 黑龙江省为邻,北和西北部以 额尔古纳河为界与 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 蒙古国交界,总面积25.2777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面积的21.4%,占中国版图的1/40,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与俄罗斯、蒙古国有1733.32公里的边境线,其中中俄边界1051.08公里,中蒙边界682.24公里。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253.01万人。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1252.9亿元。

呼伦贝尔市拥有铁路、公路和航空立体交通网络,滨洲铁路和301国道贯通全市,拥有海拉尔、满洲里两个国际航空港,已开通至俄罗斯、蒙古国及北京、呼和浩特、哈尔滨、上海、广州等50余条国际国内航线;对外与俄罗斯和蒙古国毗邻,是中国唯一的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拥有满洲里、黑山头等8个国家级口岸。

呼伦贝尔市拥有12.6万平方公里森林、10万平方公里草原、2万平方公里湿地、500多个湖泊、3000多条河流,构成了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生态系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唯一的草原旅游重点开发地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2012年7月9日入选 国家森林城市, 2017年12月当选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 2018年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境内的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是全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

在远古时期,古人类—— 扎赉诺尔人就在呼伦湖一带繁衍生息,创造了呼伦贝尔的原始文化。

秦二世胡亥元年(前209年), 匈奴族征服 东胡族,统一了北方草原,呼伦贝尔地区属其三部领地之一的左贤王庭辖地。

一世纪,活动在 鄂伦春旗一带的 拓跋鲜卑族“南迁大泽”(即呼伦湖),取代了 匈奴的统治,建立了鲜卑部落联盟。由此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在 鲜卑人的余部室韦部落和 回纥、 突厥、 黠戛斯以及辽代的 契丹、金代的 女真族相继征战和统治呼伦贝尔之时,蒙古诸部在呼伦贝尔悄然兴起。

八世纪,生活在额尔古纳河东岸的 成吉思汗的先祖蒙兀室韦部迁移至斡难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发源地肯特山区。12世纪,当成吉思汗登上政治舞台统一蒙古草原时,又返回呼伦贝尔,在这里进行了几次大的决定性战役,消灭了政敌,打破了长期几个大部落势力均衡的局面,最后统一了蒙古高原。从此,北方草原上形成了一个具有语言、地域和文化共同性、在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共同特点的民族——蒙古族。蒙古帝国建立后,实行“领户分封制”。

蒙古太祖九年(1214年),成吉思汗将 呼伦贝尔草原的大部分地区分封给他的大弟拙赤·哈撒尔(额尔古纳市黑山头古城便是他的故都),其余部分分封给他的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及外戚德薛禅家族,岭东地区分封给他的幼弟帖木歌·斡赤斤。元朝建立后,创立行省制。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诸王封地纳入行省,岭西地区划入 岭北行省和林路管辖,岭东划入中书省泰宁路和辽阳行省山北辽东路管辖。元亡后,成吉思汗的子孙们退守蒙古草原,先后游牧于呼伦贝尔草原的是元顺帝的后裔和成吉思汗大弟后裔,直至归附后金。

清朝建立后归黑龙江将军节制。由 鄂温克、 达斡尔、 巴尔虎蒙古、鄂伦春人组成的布特哈八旗兵、索伦八旗兵和巴尔虎八旗兵,勇猛善战,镇守着边疆,为防御沙俄入侵,保障驿站畅通,维护边疆安宁做出了贡献。

岭西地区曾于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九年(1920年)实行地方自治,脱离黑龙江省。民国九年(1920年)后重归黑龙江将军节制,仍设副都统衙门,同时设善后督办兼交涉员公署,并设呼伦、胪滨、室韦、奇乾县,形成旗、县并存和分治的局面。岭东地区也保留西布特哈总管公署,同时设雅鲁县,布西县,直属黑龙江省。

东北沦陷时期,岭东为 兴安东省,岭西为 兴安北省,均直辖于 伪满洲国。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投降。10月,岭西地区建立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在岭东地区建立纳文慕仁省。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6月,纳文慕仁省改称纳文慕仁盟,受中共领导的兴安省政府领导。10月,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改称呼伦贝尔自治政府。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纳文慕仁盟归属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月1日,呼伦贝尔自治政府改称呼伦贝尔盟,归属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1949年4月, 呼伦贝尔盟和 纳文慕仁盟合并,称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简称呼纳盟。呼纳盟的区域与2001年成立的呼伦贝尔市的区域大致重合。

1953年4月1日,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行政公署 ,简称东部行署 ,署址设在乌兰浩特。同时撤销原哲里木、兴安、呼纳三个 盟的建制,其中原呼纳盟的海拉尔、满洲里、乌兰浩特变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直辖市,其工作委托东部行署代管。

1954年4月30日,撤销东部区行政公署 ,将原兴安盟和呼纳盟所辖地区合并,改称呼伦贝尔盟,成立呼伦贝尔盟人民政府,作为一级政权,直属内蒙古自治区领导。盟政府设在海拉尔市。

1957年2月21日,呼伦贝尔盟人民政府改称呼伦贝尔盟人民委员会。1958年6月1日,撤销 呼伦贝尔盟人民委员会,改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派出机构,设行政公署于 海拉尔市,改称呼伦贝尔盟行政公署 。

1958年8月20日,内蒙古党委批复呼伦贝尔盟乌兰浩特市并入呼伦贝尔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对外仍称乌兰浩特市。1964年7月20日改为乌兰浩特(镇级),隶属呼伦贝尔盟 科尔沁右翼前旗。

1965年8月,呼伦贝尔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划归 哲里木盟(后撤盟改设 通辽市)。

1967年12月20日,建呼伦贝尔盟革命委员会,为临时权利机构,行使原呼盟行政公署职权。

1969年7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但呼伦贝尔盟的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划归吉林省白城地区管辖。黑龙江省呼伦贝尔盟辖2市、12旗。

1970年4月,将黑龙江省呼伦贝尔盟的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划归大兴安岭地区管辖。

197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恢复内蒙古自治区1969年7月的原行政区划,将时黑龙江省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吉林省白城地区的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从7月1日起正式变更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

1980年7月,恢复兴安盟建制:科尔沁右翼前旗分出乌兰浩特市,呼伦贝尔盟的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赉特旗、突泉县、乌兰浩特市和哲里木盟的科尔沁右翼中旗划归兴安盟。同年,呼伦贝尔盟革命委员会撤销,成立呼伦贝尔盟行政公署直至2001年撤盟设市。

2001年10月10日,撤销呼伦贝尔盟设立地级呼伦贝尔市;撤销县级海拉尔市设立海拉尔区。

2013年3月6日,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扎赉诺尔矿区以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备案,由满洲里市代管。

截至2018年,呼伦贝尔市共辖14个县级行政区,包括2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4个旗、3个自治旗,分别是海拉尔区、扎赉诺尔区、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驻海拉尔区友好六街。

注: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地区的 加格达奇区、松岭区位于鄂伦春自治旗 ,故面积统计含加松两区,除此之外, 词条中的人口、民族、经济和社会相关统计数据除特殊说明外暂未包括松加格达奇区和松岭区。

呼伦贝尔市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东西630千米、南北700千米,总面积25.2777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面积的21.4%,相当于山东、江苏两省面积的总和。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边境线总长1733.32千米,其中中俄边界1051.08千米,中蒙边界682.24千米。 呼伦贝尔市 注:民政部网站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上的呼伦贝尔市面积为26.2062万平方千米,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官网上呼伦贝尔市面积为25.2777万平方千米。

呼伦贝尔市西部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海拔550—1000米,为呼伦贝尔大草原;大兴安岭以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呼伦贝尔市中部,海拔700—1700米,构成呼伦贝尔的林区;东部为大兴安岭东麓,东北平原——松嫩平原边缘,海拔200—500米,有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济区分布。地形总体特点为:西高东低。地势分布呈由西到东地势缓慢过渡。

呼伦贝尔地处温带北部,大陆性气候显著。以根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为北起点,向南大致沿北纬120°经线划界:以西为中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以东的大兴安岭山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混交林气候,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森林草原气候,“乌玛-奇乾-根河-图里河-新帐房-加格达奇北纬-125°蒙黑界”以北属于寒温带季风性针叶林气候。全市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春季干燥风大,秋季气温骤降霜冻早;热量不足,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利用率高,无霜期短,日照丰富,降水量差异大,降水期多集中在7-8月。全年气温冬冷夏暖,温度较差大。全市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只有大兴安岭以东和岭西少部分地区在0℃以上,岭东农区年平均气温在1.3—2.4℃之间,大兴安岭地区为-2.0—5.3℃,牧区为0.4—3.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18—-30℃之间,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16-21℃之间。降水量变率大,分布不均匀,年际变化也大。冬春两季各地降水一般为40—80毫米,占年降水量15%左右。夏季降水量大而集中,大部地区为200—300毫米,占年降水量65—70%,秋季降水量相应减少,总的分部趋势是:农区60—80毫米,林区50—80毫米,牧区30—50毫米。

呼伦贝尔市水资源总量为316.19亿立方米,占自治区的56.4%。其中,地表水总量298.19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18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46万千瓦,水域面积48.32万公顷。占中国地表水资源量的1%,占全区地表水资源量的73%;地下水资总量14.6亿立方米。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1万立方米,高于世界人均占有量,是中国人均占有量的4.66倍。

呼伦贝尔市探查到的各类矿产达40余种,矿点370多处。其中57处矿点已探明,主要有煤炭、石油、铁、铜、铅、锌、钼、金、银、铼、铍、铟、镉、硫铁矿、芒硝、萤石、重晶石、溴、水泥灰岩等。 其中已探明的煤炭储量306.7亿吨。占东北经济区的一半,远景储量1000亿吨。现全市年产原煤1388.6万吨。已探明的贵金属及其他金属储量为:黄金32.9吨、白银4071吨、铜136万吨、铅62.31万吨、锌101.74万 吨、铁矿石7366万吨。

呼伦贝尔市野生植物资源相当丰富,共有野生植物1600多种,分属165科、615属,其中高等植物1400余种,低等植物200余种。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600种以上,其中药用植物540余种,主要有黄芩、白鲜、芍药等;野生果品20余种,主要有笃斯、越橘、稠李、山荆子、树莓、黑豆果、东方草莓等;油料植物20余种,主要有榛、山杏、文冠果、核桃楸、苍耳等;纤维植物70余种,主要有芦苇、芨芨草、马蔺、蝎麻、苫房草等;淀粉植物20余种,主要有蒙古栎、稗、沙蓬、野燕麦、野荞麦、狗尾草、野豌豆等;食用植物120余种,主要有柳叶蒿、蕨、大花萱草、轮叶沙参等。此外,我市野生食药用菌类约有120余种,分属23科,30属,其中珍稀食用菌有松口蘑、蒙古口蘑等约40余种。 主要有野生药用植物、野生经济植物、野生油料植物、野生纤维植物、野生淀粉植物、野生食用植物、野生果品植物等。植被分布由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的分布依年降水量决定。呼伦贝尔市境内有林地面积1.90亿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0%,占自治区林地总面积的83.7%;呼伦贝尔市森林覆盖率49%,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9.5亿立方米,全市森林活立木蓄积量占自治区的93.6%,占中国的9.5%;呼伦贝尔市林区的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黑桦、山杨、蒙古柞等。

呼伦贝尔市共有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0余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的有黄檗、水曲柳、钻天柳、紫椴、野大豆、浮叶慈菇、乌苏里狐尾藻、松口蘑(真菌)等8种,保护等级均为二级;列入《国家珍贵树种名录》的有樟子松、钻天柳、黄檗、蒙古栎、水曲柳、野大豆等6种,保护等级均为二级;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有白扦、偃松、樟子松、黄檗、水曲柳、越橘等32种,其中保护等级为二级的21种,三级的11种。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珍稀林木保护名录》(2010年公布)的有华北落叶松、红皮云杉、樟子松、偃松等34种,其中5种为栽培种。

呼伦贝尔市野生动物品种和数量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呼伦贝尔市共有脊椎动物489种,占全区总数的68.92%,占全国总数的11%,其中哺乳动物7目18科83种,鸟纲动物18目56科328种,两栖纲动物2目5科8种,爬行纲动物2目3科8种,鱼纲动物7目13科62种。其中,原麝、梅花鹿、紫貂、貂熊、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东方白鹳、黑鹳、白头鹤、丹顶鹤、白鹤、大鸨、遗鸥、细嘴松鸡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种。棕熊、猞猁、柳雷鸟、大小天鹅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3种。还有264种野生动物列入了我国保护的有益的、有重要经济和科研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166种候鸟列入了"中日两国保护候鸟及其栖息地环境协定",49种候鸟列入了"中澳两国保护候鸟及其栖息地环境协定"。

截至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53.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3.76万人,乡村人口69.2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2.63%。全年出生人口1.77万人,人口出生率7.01‰;死亡人口1.42万人,人口死亡率5.61‰;人口自然增长率1.4‰。 呼伦贝尔市有42个民族: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回族、满族、俄罗斯族、朝鲜族、壮族、藏族、锡伯族、苗族、土家族、彝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高山族、布依族、畲族、傣族、侗族、羌族、黎族、哈萨克族、土族、白族、景颇族、佤族、纳西族、赫哲族、京族、瑶族、基诺族、仡佬族、东乡族、傈僳族、撒拉族、水族、哈尼族、门巴族、阿昌族等。

职务 姓名
市委常委、市委书记 于立新
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市长 姜宏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陈智
市委常委、副市长 马进、张启军、李金克
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参考资料来源

2018年,呼伦贝尔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1252.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49529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9.1亿元,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366.5亿元,下降0.5%;第三产业加值617.3亿元,增长5.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1.5: 29.2: 49.3。

2018年年末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145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393人,登记失业率为3.75%。

2018年,呼伦贝尔市地方财政总收入167.19亿元,同比增长4.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04亿元,增长0.9%。其中,税收收入65.4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6.1%,增长0.6%。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9.1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 民生支出完成336.17亿元,增长2%,民生支出总量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4.9%。

2018年,呼伦贝尔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1亿元,同比下降26.1%。其中,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49.97亿元(不含森工及农村农户投资),同比下降28.6%。其中,房地产企业开发完成投资89.65亿元,下降22.9%。商品房销售面积236.69万平方米,下降21.2%,商品房销售金额93.32亿元,下降17.2%。

在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单位投资124.6亿元,下降34.7%;民间投资125.98亿元,下降19.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1.29亿元,下降35.5%。按投资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4.34亿元,下降9.8%;第二产业投资59.26亿元,增长2.6%,其中,工业投资59.52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投资186.37亿元,下降34.9%。

2018年,呼伦贝尔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28元,增长8.0%,人均消费性支出18689元,增长3.4%,恩格尔系数27.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01元,增长7.1%,人均消费性支出20554元,增长3.7%,人均拥有住房面积31.13平方米。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95元,增长9.7%,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3827元,增长2.8%,人均拥有住房面积25.36平方米。

2018年,呼伦贝尔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00.06万亩,同比下降1.2%。全年粮食总产量140.28亿斤,比上年增产18.5亿斤,增长8.1%。在粮食作物中,小麦产量22.44亿斤,增长10.6%;玉米产量77.18亿斤,增长5.7%;大豆产量28.37亿斤,增长1.8%;马铃薯产量(折粮)4.52亿斤,增长6.7%。粮食平均亩产280.6公斤,增长9.4%。

2018年,呼伦贝尔市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023.54万头(只),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栏984.28万头(只),生猪存栏39.26万口。全年牲畜出栏394.71万头(只),出栏率达38.7%。其中生猪出栏25.65万口,牛出栏29.31万头,羊出栏335.22万只。

2018年,呼伦贝尔市猪牛羊禽肉产量26.29万吨,下降5.6%;禽蛋产量3.98万吨,下降4.0%;牛奶产量55.87万吨,下降27.9%。

2018年,呼伦贝尔市造林合格面积完成3.42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合格面积2.02万公顷,当年新封山(沙)育林面积1.4万公顷,森林抚育面积完成13.27万公顷。机电井28.59万眼(包括人饮井),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6.42万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3.84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13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5.15万公顷,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58万公顷。

2018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500.75万千瓦,增长3.2%,机耕水平达93.16%,化肥施用量(折纯)26.53万吨,增长2%,农村牧区居民用电量3.82亿千瓦时,增长7.4%。

2018年,呼伦贝尔市全部工业增加值289亿元,增长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在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下降1.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1%;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5.9%;木材加工业下降47.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38.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6%;医药制造业增长69.4%;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3.5%;食品制造业下降2%;饮料制造业下降1.2%。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9%。

2018年,呼伦贝尔市建筑业增加值79.7亿元,可比价同比下降8.1%。全市81户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产值63.49亿元,同比下降2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03万平方米,下降27.5%。竣工房屋面积180.79万平方米,下降33.8%。房屋建筑竣工率59.7%。全市建筑企业利润总额2.18亿元,下降41%。

2018年,呼伦贝尔市全口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78.58亿元,同比增长6.2%。分地区看,城镇市场消费606.37亿元,增长5.9%,乡村市场消费72.21亿元,增长8.1%。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92.01亿元,增长8.5%,商品零售586.57亿元,增长5.8%。

2018年,呼伦贝尔市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445.53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批发业销售额730.99亿元,增长9.3%;零售业销售额714.54亿元,增长8.1%。住宿餐饮业营业额177.29亿元,增长9.5%,其中,住宿业营业额31.12亿元,增长10.2%,餐饮业营业额146.17亿元,增长9.4%。

2018年,呼伦贝尔市进出口总额188.63亿元,同比下降7.5%。其中,出口额41.67亿元,下降13.0%;进口额146.96亿元,下降5.9%。

2018年全年共接待旅游者1864.98万人次,同比增长8.4%。其中,入境旅游者72.04万人次,增长0.7%,国内旅游者1792.94万人次,增长8.7%。全年旅游业总收入685.24亿元,增长12.8%。国际旅游创汇5.11亿美元,增长0.6%。

2018年,呼伦贝尔市邮电主营业务收入21.48亿元,同比下降3.3%。全市固定电话用户25.74万户,下降9.0%;移动电话用户236.98万户,增长14.7%;互联网用户62.23万户,增长22.5%。

2018年,呼伦贝尔市能源消耗总量1262.8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0.37%。万元GDP能源消耗1.0224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2.52%。

截至2018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627.80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988.23亿元,增长9.8%;非金融企业存款221.26亿元,下降22.2%;广义政府存款417.53亿元,增长18.7%。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56.07亿元,同比下降2.6%。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37.73亿元,增长9.9%;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817.83亿元,下降7.0%。

截至2018年年末全市证券公司4家,证券营业部8家,证券市场累计交易量387.13亿元,同比下降20.8%;新增开户数5311户,下降22.3%;总客户数9.75万户,下降6.3%;保证金余额2.09亿元,下降10.3%;托管市值19.71亿元,下降14.2%。

截至2018年年末全市保险主体31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18家,寿险公司13家。保险业保费收入完成66.16亿元,同比增长16.2%;各项赔款和给付18.09亿元,下降18.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5亿元,增长7.6%,赔款累计10.97亿元,下降31.5%;寿险保费收入46.67亿元,增长20.2%,寿险给付和赔款7.12亿元,增长14.9%。农险保费收入7.96亿元。

2017年,呼伦贝尔市全年鉴定科技成果23项。年内签订各类技术合同43项,合同成交金额23847.87万元,增长23%。 2018年,呼伦贝尔市年鉴定科技成果8项。年内签订各类技术合同61项,合同成交金额8462万元,下降64.5%。

截至2018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2018年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7241人,同比下降3.2%。高等学校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23966人,下降3.5%。成人本科、专科在校生2845人,下降11%。普通高中25所,招收学生10024人,下降5.5%,在校学生数31997人,下降6.7%。其中,少数民族学生9165人,下降5.2%。初中134所,招收学生18297人,下降1.8%,在校学生数56518人,增长4.2%。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4676人,增长6.1%。小学138所,招收学生17490人,增长1.8%,在校学生103219人,下降1.3%。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学率100%。

部分中等教育学校
海拉尔二中 海拉尔实验高中 牙克石一中 牙克石林业一中
扎兰屯一中 海拉尔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扎兰屯幼儿师范学校 扎兰屯农牧学校
牙克石林业师范学校 呼伦贝尔市卫生学校 海拉尔三中 扎兰屯林业高中
类别 学校列表  介绍
重点大学 内蒙古大学满洲里校区 “211工程”高校
普通本科大学 呼伦贝尔学院
专科大学 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

截止2018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公共图书馆15个,群艺馆、文化馆15个,注册博物馆42个,其中享受国家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的19个。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3座,调频电视发射台119座,广播覆盖率99.23%。地市级电视台2座,电视覆盖率99.12%。

截至2018年底,呼伦贝尔市共有卫生机构1982个,比上年增加9个,医疗卫生单位实有病床14891张,比上年增加509张。

2018年,呼伦贝尔市运动员参加自治区第十四届运动会获178金、129银、124铜的优异成绩,在全区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均列第1位。成功举办中俄蒙国际式摔跤邀请赛、全国冬季两项锦标赛、全国U型场地锦标赛等多项大型体育赛事,积极 参加自治区射箭、拳击、举重等锦标赛,共获金牌46枚、银牌26枚、铜牌41枚。

截至2018年末,呼伦贝尔市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81.4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58.5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14.2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30.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33.0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39.51万人。

2018年,呼伦贝尔市铁路、公路完成货运量21504.03万吨,增长8.7%。其中,铁路货运量9202.13万吨,增长9.2%;公路货运量12301.9万吨,增长8.3%。民航行货邮吞吐量2.47万吨,增长5.4%。铁路、公路完成货物周转量591.79亿吨公里。其中,铁路货物周转量349.94亿吨公里,增长11.5%;公路货物周转量241.85亿吨公里,增长7.8%。

2018年,呼伦贝尔市铁路、公路完成客运量1855.6万人,下降16.2%。其中,铁路客运量730.25万人,下降7.0%;公路客运量1125.35万人,下降21.2%。民航旅客吞吐量288.96万人,增长5.9%。铁路、公路完成旅客周转量41.35亿人公里。其中,铁路旅客周转量28.06亿人公里,下降5.1%;公路旅客周转量13.29亿人公里,下降17.8%。

2018年,呼伦贝尔市公路总里程28487公里。按照技术等级划分:高速公路505公里、一级公路714公里、二级公路2131公里、三级公路4288公里、四级公路20142公里、等外公路707公里。

呼伦贝尔市境内的铁路干线呈“口”字形分布;已有 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 牙林线(牙克石—满归)、 博林线(博克图—塔尔气)、 朝乌线(朝中—莫尔道嘎)、 伊敏线(海拉尔东—伊敏)、 伊阿线(伊敏—伊尔施)、 阿扎线(阿荣旗-扎兰屯)、 伊加线(伊图里河—加格达奇)、加漠线(加格达奇—漠河)、齐加线(齐齐哈尔—加格达奇)共10条铁路;规划新建高速铁路干线纳入 绥满通道。

呼伦贝尔已形成了以国家高速G10(绥满高速公路)和G55 11( 集阿高速公路),111国道 (北京至加格达奇)、 301国道 (绥芬河至满洲里)、332国道三条国道,201省道 (室韦至阿木古郎)、202省道 (海拉尔至罕达盖)、203省道 (满洲里至乌兰浩特)、301省道 (黑河至黑山头)、302省道 (碾子山至博克图)五条省道为主骨架,以县乡、边防、专用公路为脉络的公路网。

截至2018年,呼伦贝尔市境内有7座民航机场,其中民用运输机场4座: 呼伦贝尔东山国际机场、 满洲里西郊国际机场、 扎兰屯机场、 加格达奇嘎仙机场;民用通勤通用机场3座: 根河机场 、 莫旗尼尔基通用机场 、 新巴尔虎右旗宝格德机场。7座机场中 加格达奇嘎仙机场属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另外6座属于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东山国际机场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机场,国家一级4C级机场,位于海拉尔区,是呼伦贝尔中心机场,在航空公司系统中多称“海拉尔东山(国际)机场” ;已经开通至北京、呼和浩特、呼伦贝尔扎兰屯、呼伦贝尔根河、呼伦贝尔宝格德、哈尔滨、沈阳、南京、杭州、深圳、广州、石家庄、天津、上海、大连、郑州、厦门、武汉、香港、台北、三亚(冬季)、俄罗斯 赤塔、蒙古 乔巴山、蒙古 乌兰巴托、韩国首尔、日本熊本等城市的航线。

满洲里西郊国际机场共开通26条航线,其中国际航线6条,同比2014年新增国内航线3条,国际航线1条,新增通航城市4座。

扎兰屯成吉思汗机场和加格达奇嘎仙机场不是航空口岸,只开通中国大陆城市航线;根河敖鲁古雅机场、莫旗尼尔基通用机场只开通呼伦贝尔市内航线和城际航线;新巴尔虎右旗宝格德机场远景规划开通国内航线,但截至2018年仍为通勤通用机场,只开通呼伦贝尔市内航线。

饮食

呼伦贝尔大部分人还保留着原籍的习惯,主食有粥、面条、馒头、米饭等。但在岭西普遍喝奶茶、食牛羊肉,这些均与该地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同胞一样,所不同的是汉族人家都多吃一些蔬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无论岭东岭西,稻米饭已成为主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地区的饮食文化逐渐开放,与中国的饮食文化相融,各市区都已出现了一些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和饭馆。

民间艺术

在呼伦贝尔的城镇、农区、林区中汉族较为集中的地区,一般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和农村的闲暇季节,群众文娱活动较活跃。形式主要有秧歌、二人转、单出头表演和冰雕、冰灯、彩灯展览等,城市还兴起了焰火晚会。

秧歌

呼伦贝尔秧歌表演的形式有舞龙灯、腰鼓、踩高跷、跑驴、划旱船、担花篮、大头娃、耍狮子、戏曲人物的扮相造型等。有些秧歌中穿插活报剧表演。表演者浓妆艳抹,形象夸张,服装五光十色,鲜艳夺目。男女均穿绸缎衣裤,腰系彩绸。锣鼓队多为男子,身着彩色绸服,头扎白羊肚手巾。有些秧歌的内容增加了武术、服饰表演和健美操表演等。秧歌成为城镇、农村和林区群众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冰雕 、彩灯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每年元旦、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呼伦贝尔的城镇、林区都有利用河流的天然冰块进行雕刻造型的艺术展览。每到冬季,各种造型的冰雕作品相继问世,有人物、动物、建筑物、风景等作品。

华俄后裔民间舞蹈

在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根河市及 海拉尔的华俄后裔中,保持着传统的俄罗斯族民间舞蹈。有单人、双人和集体表演的“希卜里哈”、“巴达罕拉娜”、“嘎巴乔克”、“灭斜斯”、“奥吉诺其卡”、“茨冈内卡”(译音)等。舞曲有“希卜里哈”、“那林琴卡”、“累塞”、“嘎巴乔克”、“灭斜斯”等,舞步多变,跺脚较多,单人舞蹈腿部技巧很高。每个舞蹈都配有固定的舞曲,一般只用手风琴伴奏,有些集体舞还加伴唱。

焰火晚会

焰火晚会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兴起的,多是庆祝一些重大的节日如元宵节、八月节等节日。

伊慕额节

呼伦贝尔独有节日“伊慕额”,蒙语“丰收”之意,顾名思义,伊慕额节也就是丰收节,在每年5月22日。这时草原上的羊、牛、马和骆驼刚接完春羔,一片生气勃勃的丰收景象。牧民们用刀将母羔左耳抿出豁口,放回大群;未被留种的公羊则被阉割成羯羊;还要为年满2岁的马驹打上烙印。

米阔鲁节

米阔鲁节是呼伦贝尔草原莫日格勒河流域鄂温克牧民的丰收节日。米阔鲁节在每年5月下旬举行,其内容和形式与“伊慕额节”大致相同,所不同的仅仅是劳动完毕要举行宴会,欢庆丰收。

瑟宾节

“瑟宾”是鄂温克语,意为“欢乐祥和”,是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以图腾为特征,16世纪 鄂温克人信仰萨满教后逐渐消失。1994年6月18日,建国后首届“瑟宾”节在巴彦胡硕敖包山举行,主要内容有鄂温克民族歌舞表演等。此后6月18日就成为鄂温克族的“瑟宾”节。

篝火节

每年6月18日是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篝火节。鄂伦春人对火神的崇拜由来已久,他们认为火有驱邪祛污的作用,对于火有着一系列严格的禁忌,例如:不许随意向火堆泼水、扔脏物、吐痰,不许用刀、棍等尖锐的东西向火中乱捅,以免触怒和伤害火神等。

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 (4张) 呼伦贝尔大草原位于呼伦贝尔市西部,从大兴安岭以西一直到蒙古国边境的草原都是它的一部分,是中国最大的草原。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呼和诺尔、巴彦呼硕等景区,可以欣赏摔跤、射箭等表演。除了草原,还有额尔古纳河、呼伦湖、根河湿地、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室韦小镇、满洲里等地的俄罗斯风情也可以体验。夜晚的时候,可以参加特色草原篝火晚会,奏蒙古乐、唱蒙古歌、跳蒙古舞。

呼伦贝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北山(原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处,距海拉尔城区北部3千米),为国家4A级景区、呼伦贝尔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园总面积110公顷,在原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上建立而成,是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为一体的军事主题红色旅游景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分为地上、 地下两部分,其中地面建有海拉尔要塞遗址博物馆(共分为四个展厅、九个部分)、主题广场、地面战争遗迹、模拟战争场景、游客服务设施等内容;地下工事遗迹,复原了日军司令部、士兵宿舍、卫生室、通讯室等。

主要景区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 北山侵华日军要塞遗址 金帐汗蒙古部落 鄂温克博物馆
巴彦呼硕旅游景区 西旗知青文化展 巴尔虎博物馆 东旗甘珠尔庙
诺门罕战争遗址 额尔古纳俄罗斯家庭旅游户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敖鲁古雅猎民点
嘎仙洞 达斡尔风情园 朝鲜人家 牙克石凤凰山庄
凤凰山滑雪度假区 满洲里国门 呼伦湖小河口 满洲里欧式婚礼宫
满洲里套娃广场 满洲里中苏步行街 红花尔基原始樟子松国家森林公园 阿尔山雪域温泉

郭道甫,为呼伦贝尔地区乃至整个东北和 内蒙古的教育事业与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做出了一定贡献。

白岩松,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布仁巴雅尔,著名蒙古族歌手。

乌兰托娅,著名女歌手。

姜风鸣,原全国学联副主席。

宝音德力格尔,著名歌唱家、音乐教育家,国家一级演员。

张秋歌,中国 国家话剧院 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

通福,达斡尔族著名音乐家。

婉容,郭布罗·婉容, 达斡尔族,清朝逊帝 溥仪的 妻子,清朝与中国的末代 皇后,后为 伪满洲国 皇后。

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 国家森林城市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