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县

迁西县 迁西 迁西县历史沿革 迁西县行政区划 迁西县自然环境 迁西县物产资源 迁西县交通水利 迁西县民俗风情 迁西县旅游


迁西县,隶属于河北省 唐山市,地处 燕山南麓、 长城脚下,京津唐承秦腹地,县域面积1439平方公里,呈“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自然格局,下辖17个乡镇、417个行政村,1个街道办事处、11个居委会,总人口41万,政府驻地景忠东街21号。迁西县建于1946年,因析迁安西部置县而得名,远在五、六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繁衍生息。迁西是 燕赵文化、 滦河文化的发祥地,有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西寨遗址,有现存最完整的明长城砖窑和保存最完好的榆木岭长城, 宋哲元、 张自忠等名将在喜峰口与日寇殊死搏斗,李运昌、 李中权等先辈在此打响冀东抗日暴动第一枪,抗战文化、长城文化、蓟镇文化、古岩文化交织融合。京秦高速迁西支线与 京哈高速公路、 唐津高速公路、 唐承高速公路、 唐曹高速公路、 唐港高速公路、 沿海高速公路连接成网,1-2小时可直达...

详情

迁西县地名网_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资料简介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介绍

迁西县,隶属于河北省 唐山市,地处 燕山南麓、 长城脚下,京津唐承秦腹地,县域面积1439平方公里,呈“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自然格局,下辖17个乡镇、417个行政村,1个街道办事处、11个居委会,总人口41万,政府驻地景忠东街21号。

迁西县建于1946年,因析迁安西部置县而得名,远在五、六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繁衍生息。

迁西是 燕赵文化、 滦河文化的发祥地,有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西寨遗址,有现存最完整的明长城砖窑和保存最完好的榆木岭长城, 宋哲元、 张自忠等名将在喜峰口与日寇殊死搏斗,李运昌、 李中权等先辈在此打响冀东抗日暴动第一枪,抗战文化、长城文化、蓟镇文化、古岩文化交织融合。

京秦高速迁西支线与 京哈高速公路、 唐津高速公路、 唐承高速公路、 唐曹高速公路、 唐港高速公路、 沿海高速公路连接成网,1-2小时可直达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天津滨海机场、 唐山三女河机场和 天津港、 秦皇岛港、 曹妃甸港、 京唐港4大港口;即将开工建设的赤峰至曹妃甸高速公路,与同期建设的 京秦高速公路二通道在迁西城南交汇,境内 大秦铁路横贯东西, 唐承铁路纵穿南北。

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470.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8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6亿元。

迁西是著名的中国 板栗之乡、国家园林县城、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2018年12月16日,迁西县被 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称号。

迁西县建于1946年,因析迁安西部置县而得名。从境内西寨、东寨、沙岭子、沙岭沟等地古代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属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证明,远在五、六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繁衍生息。

商朝,县地属 孤竹国(分封的诸侯国),古孤竹城在今 卢龙县城南12公里处。

西周,仍属孤竹国。

春秋,属 令支国地,为 山戎(少数民族)属国。令支城在今迁安县城西,公元前664年被 齐国所灭。并入 燕国。

战国,仍属燕国地。

秦,地属 辽西郡 令支县。

西汉、东汉、三国时期,今县地大部分属 幽州辽西郡令支县,西北部汉庄一带属幽州 右北平郡 徐无县(县城在今 遵化县)。

西晋初,右北平郡改为 北平郡。令支县被鲜卑族(我国古代北部的一个民族)占领。

南北朝,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令支县并入 阳乐县(县城在今抚宁县西),属 平州辽西郡,辖今迁西大部分地区,今县西北部属幽州 渔阳郡徐无县。

北齐,废辽西郡入北平郡,县地归入 肥如县(县城在今卢龙县北)。

隋开皇六年(586年),废肥如县,将今迁西、迁安一带又归入 新昌县(县城在今卢龙县)。十八年(598年)改新昌县为卢龙县,县地属北平郡卢龙县。

唐代,今迁西地属 河北道平州 卢龙县。

五代十国,今迁西地被契丹占领。

辽代,辽太祖天赞二年(923)年,辽国占领迁安、迁西一带,把从 定州 安喜县(今定县)俘获的人口安置在这一带,仍名为安喜县(故城在迁安县城东北10公里),属 南京道平州。并于境内置 滦河县(故城在今滦阳),辖今迁西北部地区及口外部分地区,属 中京道 泽州。

金章宗四年(1129)年废滦河县入 神山县(县城在今平泉县南),今迁西县北部地区属神山县,隶属 北京路 大定府。金灭辽后,疆域南抵淮河。为了避免与定州安喜县重名,于大定七年(1167年)下令将此安喜县改为迁安县。含义为:这里的居民迁自定州安喜县。县城同时移于今址,属中都路平州。今迁西县南部属迁安县。金承安二年(1197年),在神山县南部置 滦阳县(故城在今汉儿庄),辖今迁西县北部地区及口外部分地区,属北京路大定府。泰和四年(1204年),滦阳县又并入神山县,仍属北京路大定府。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并迁安县入卢龙县后复置迁安县。今迁西县南部属迁安县,隶属中书省永平路。元初废滦阳县,于滦阳县故城(今汉儿庄)置惠州,并神山县入惠州。今迁西境内东至 太平寨,西至 遵化县界,南至夹河,北至 喜峰口,大部地区皆为惠州地,属 辽阳行省 大宁路。

明洪武初(1368年),惠州并入迁安县,属京师永平府。今迁西县地属迁安县。不久,长城以外大部分地区被少数民族占据。

清代,迁安县属直隶省永平府,长城以外部分地区属迁安县。

民国2年(1913年),载府州,一律称县,迁安县属 直隶省渤海道,次年渤海道改为津海道。疆域与清代相同。

民国17年(1928)年6月,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同时废道,改为省、县两级制。迁安县直隶于河北省。

民国19年(1930年),析出遵化、迁安等县的长城以外地区建 兴隆县。又析出抚宁、迁安二县的长城以外地区置都山设治局(1933年改建为 青龙县)。

民国22年(1933年),日本侵略军进关,迁安县划入非军事区。

民国24年(1935年),汉奸殷汝耕在 通县建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迁安县属之。

民国18年(1929年)冬,在前韩庄村建立中共迁安县委。民国27年(1938年)8月,建立迁安县抗日政府,民国28年(1939年)10月解体。同时建立丰(润)滦(县)迁(安)联合县,民国31年(1942年)5月,因县长牺牲,县政府印章遗失,更名为“迁滦丰”联合县,辖今迁西滦河以南地区。

民国29年(1940年)12月,建立迁(安)遵(化)兴(隆)联合县,辖东至建昌营、冷口。西至遵化城,南至滦河,北至柴白河等地区。

民国30年(1941年)12 月,从迁遵兴县划出滦河以东地区,建迁(安)青(龙)平(泉)联合县。

民国32年(1943年)7月,迁遵兴联合县撤销,遵化城东至滦河以西地区建承(德)青(龙)遵(化)联合县。

民国33年(1944年)3月至10月,迁青平、承青遵两县合并,建迁遵青联合县。

民国33年(1944年)10月至民国34年(1945年)2月,滦河以东属迁(安)卢(龙)青(龙)县,滦河以西属遵化县。

民国34年(1945年)2月,划出迁卢青县滦河以北地区,重建迁青平县,隶属冀热辽区第十五专区。

1946 年1月,撤销迁青平联合县和迁滦丰联合县,在今迁西境内建迁西办事处。辖境与今同。5月,迁西办事处并入迁安县,恢复迁安县制。9月,原迁西办事处七个区析出迁安县,建立迁西县(县佐),属冀东区十二专区。

1947年4月正式建立迁西县,县政府驻地兴城。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迁西县划归河北省 唐山专区。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迁西县仍属河北省唐山专区。

1958年12月,撤销迁西县,滦河以东大部地区并入 迁安县,滦河以西地区并入 遵化县。

1961年6月,以原辖区恢复迁西县,仍属河北省唐山专区。县辖境域自此至1986年无变动。

1970年, 唐山专区改称唐山地区,迁西县属之。

1983年5月5日,撤销唐山地区,实行市管县,迁西县属唐山市管辖。

截至2014年,迁西县共辖17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417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41万人口。

迁西县各乡镇名称分别是: 兴城镇、 三屯营镇、 金厂峪镇、 洒河桥镇、 东荒峪镇、 太平寨镇、 罗家屯镇、 新集镇、 滦阳镇、 白庙子乡、 上营乡、 汉儿庄乡、 旧城乡、 渔户寨乡、 尹庄乡、 东莲花院乡、 新庄子乡。办事处名称:栗乡街道办事处。

迁西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山脉东段,古长城南侧,地理位置为北纬39°57'─40°27',东经118°06'─118°37',北沿长城一线与宽城相望,西与兴隆、遵化接壤,南与丰润、滦县相连,东与迁安、青龙为邻。总面积1439平方公里,南北长度51公里,东西长度39公里,周边界长256.4公里。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

迁西县位于燕山沉降带东段南缘,境内层峦拔地,河川纵横,其地貌特征呈典型的低山丘陵景观。海拔大于500米的中低山31.91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2%;海拔300─500米的低山322.532平方公里,占22.4%;海拔300米以下的丘陵701.191平方公里,占11.5%;河漫滩等堆积河谷及平原219.485平方公里,占15.2%。全县地势为四周高、中间低、向中间倾斜。县内地势最高为海拔831.3米,最低为海拔70米,相对高度差761.3米。按坡度分类,25度以上的面积418.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9%;15─25度的面积289.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0%;5─15度的面积40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8%;5度以下的面积327.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3%。境内有滦河、洒河、长河、清河、横河、还乡河六条主要河流。全县流域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沟谷共计89条,除还乡河及其支流外,全县80%的流域面积为滦河水系。

迁西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干湿季节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0.1℃,七月份平均气温25℃,1月份平均气温-7.8℃,气温年较差为32.8℃。初霜期10月初——11月初,终霜期4月初——4月底,无霜期一般为183天,最长可达209天,最短只有161天。年太阳辐射总能量为127.036千卡/厘米2,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05.9小时,年有效积温4285.9℃。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04.2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066.4毫米,年最小降水量428.4毫米。本县的降水量在一年之中分配的不均匀,夏季最多,达604.6毫米,占全年的75.2%,春、秋、冬季的降雨量分别占全年的9.3%、13.8%、1.7%,这种不均匀的降水分配极易形成旱涝灾害。迁西一年四季都有大风,以春、夏两季出现频率最高。全县多年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旱、涝、风、雹等。

已探明并开采的各类矿产资源36种,主要有铁、金、锰、铜等。

其中,铁矿储量4.7亿吨,钢、铁、材常年产量1000万吨,1983年,率先打响了冀东铁矿群采“第一炮”。

境内有林地面积14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位居全省第二位,创造了享誉世界的“围山转”工程。

迁西是闻名世界的中国板栗之乡。迁西板栗产于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一带,是河北省传统特色农产品,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很多古籍上都有记载。迁西板栗外形玲珑,呈红褐色,有浅薄蜡质层,鲜艳而富有光泽;果仁呈米黄色,内皮易剥,肉质细腻,糯性粘软,甘甜芳香,营养丰富。

2008年3月,“迁西板栗”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我国板栗行业第一个地理标志驰名商标。 2015年,“迁西板栗”荣获“2015全国互联网地标产品(果品)50强”荣誉称号。

迁西栗蘑因其具备全面而均衡的营养和较强的保健和药用价值,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年来,迁西县委、县政府按照“一产抓特色”要求,依托板栗资源优势,出台扶持政策,全力推动栗蘑产业快速发展。

全县有食用菌厂家25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16家,专业公司5家。每年生产以栗蘑菌棒为主的菌棒5000万袋,产栗蘑1万吨,产值2亿元,“中国栗蘑之乡”、“全国栗蘑特色小镇”的殊荣实至名归。

2017年,“迁西栗蘑”品牌先后荣获“河北省十佳食用菌知名品牌”、“2017全国十佳食用菌地标品牌和2017全国果菜产业绿色发展百佳地标品牌”荣誉称号。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步入后期,迁西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借势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示范试点创建,打造了“钢、铁、能、生、新”五大产业板块,培育了一批行业龙头和领军企。

津西集团成为全国最大的H型钢生产基地,填补钢板桩和超大H型钢产品国内空白。

瑞兆激光成为全国机电再制造行业的旗舰标杆,正在朝着百亿级产业集群迈进。

景田饮用水北方生产基地建设集生物工程、工业旅游、生产性物流于一体的生态示范性项目。

金信集团新能源光伏玻璃规模效益全国第二,福润达新型复合材料随“嫦娥一号”、“天宫一号”飞向外太空。

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成为全国十家、全省家国家试点。

高顺京津冀产业基地打造国内领先的工业园区4.0模式。

公路交通:京秦高速迁西支线直通县城,并与京哈、唐津、唐承、唐曹、唐港、沿海6条高速公路连接成网,1-2小时可直达北京首都国际、天津滨海、唐山三女河3座机场和天津港、秦皇岛港、曹妃甸港、京唐港4大港口;即将开工建设的赤峰至曹妃甸高速公路,与京秦高速公路迁西支线相连,与同期建设的京秦高速公路二通道在迁西城南交汇;5条省级公路和29条县乡公路纵横交错,构建了“东西南北通达,公路铁路互补”的大交通格局。

铁路:境内大秦铁路横贯东西,唐承铁路纵穿南北,使迁西有了便捷的出海通道和丰富的能源来源。

水利河流:境内有潘家口、大黑汀两座国家级大型水库和82座中小水库,及滦河、洒河、长河、清河、横河、还乡河6条主要河流,水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1.4%。全县总库容35亿立方米,可利用的淡水资源1.1亿立方米。境内水库及主要河流水质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

滦河:是迁西县最大的过境河流。境内长67.5公里,流域面积为124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8亿立方米。

洒河:是滦河主要支流之一,境内长16.8公里,流域面积13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8亿立方米。

长河:位于我县东北部,境内长50.5公里,流域面积28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亿立方米。

清河:位于境内东部,长18公里,流域面积13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亿立方米。

还乡河:发源于我县南部的泉庄村,境内长27.5公里,流域面积19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56亿立方米。

在民间习俗中,春节是古老而又最为隆重的节日。在农村,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就进入了过年阶段。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相传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他要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善恶。过去有“二十三,糖瓜粘”的童谣,人们用糖瓜祭灶神,为的是用又甜又粘的糖瓜粘住灶君的嘴,免得在玉皇面前讲人间的坏话。还要供上黑豆、甘草和一碗水,以祭灶君所骑之马。灶上对联大都写“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是一种迷信。在生产力和科学都不发达的年代,灶王便成了农民崇拜的对象。建国后,祭灶的习俗已经逐渐断绝。人们在这天都要“扫房”(也有的地方在二十四扫房),这个习俗由来已久。这天早饭后,人们把屋里屋外、房前房后彻底清扫一遍,家具、衣服洗涤一新,干干净净的迎接春节。

过了腊月二十三,过年的气氛就更浓了。民谣说:“二十四,扫房子(也有说“二十四,写大字”的);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贴年画(指年画、窗花、对联等);二十九,糊香斗(烧香时用的香斗);三十儿,流油儿(指炼油、烧肉、炒肉);初一,初二磕头儿(指小辈的给长辈的拜年)”。这些天,人们都忙忙碌碌,准备过年。腊月二十八,家家都在门口贴上大红醒目的春联,以此来烘托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表达自己的心理愿望。腊月的最后一天是除夕,俗称“大年三十”。这天,全家老少欢聚一堂,共进丰盛的晚餐。旧时,在除夕之夜有“守岁”的习惯,全家坐在一起,欢欢笑笑,享受天伦之乐。在这新旧年交替之际,辞旧迎新,守岁至半夜,人们还要吃除夕晚上包好的饺子。取其“更岁交子”(新旧年交替自子时起)之意。这大概是饺子的来历吧。

阴历元旦,俗称“大年初一”。人们很早就起来放鞭炮,相传此举是为了驱逐“山魈”。山魈,据说是古时深山里的一种凶恶的独角鬼怪,但是它最怕声响,人们就用烧竹子的爆破声来吓跑它。有了火药后,人们就用火药装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纸制筒,也称爆仗或炮仗。到现代,人们已不相信什么“山魈”了,但还是习惯在春节放鞭炮,借以欢庆节日,振奋精神。所以,从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声总是连绵不断。近些年来,鞭炮、烟花工艺更臻精妙,创制了很多新品种,更给春节增添了欢乐气氛。初一早晨吃完饺子后,小辈要给长辈拜年,行作揖磕头礼。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在路上相遇,一般都说“恭喜发财”、“过年好”之类的吉利话。乡邻如有不和睦者,也借此机会消除隔阂。正月初五称为“破五”,人们都在“破五”前后互相宴请,表示亲密无间,友好相处,以此来增进友谊。

农历正月十五,俗称“元宵节”,它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元宵节也叫“灯节”,本县在正月十五前后,许多乡村都举办花会,有旱船、中幡、高跷、秧歌、武会等等。他们都串村演出,演出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热闹非常。到了80年代,在文化部门的组织下,元宵节更为隆重。这一天,县城里道道花会,接踵而至。到了晚上,还要举办放烟火、灯谜晚会、跑花灯等活动,烟花五彩缤纷,花灯别致新颖。县城的男女老幼、乡下的青年人等,都拥到街道两旁饱享眼福。观看者多达数万人。

元宵节吃元宵,因元宵形圆音圆,表示“团圆之意”,象征吃了元宵就一家团圆和睦。元宵或用水煮,或用油炸,吃起来甜糯软滑,味美可口。

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名曰“龙头节”。人们传说,龙王在这天要去天宫领令,准备为民行雨。人们为使一年风调雨顺,做“龙皮”(煎饼)、“龙蛋”(粘饽饽)、“龙须”(面条)来供奉它。每到“二月二”,人们总是习惯食用煎饼,粘饽饽和面条等。

清明节又叫“寒食节”。主要风俗是:禁火寒食,祭祀祖先。相传是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为悼念亡臣介之推而沿袭下来的一种祭礼形式。近代,在清明节这天禁火寒食的人已基本没有了,但利用清明节悼亡祭祖的习俗却一直沿袭下来。人们怀念已故的亲人,在坟前烧香上供,在坟头上压纸钱,以此来表示对亲人的怀念。建国后,上坟烧纸的习惯逐渐减少。但学生和教师们每年都要去祭扫烈士墓,缅怀先辈的功绩,从而受到革命传统教育,渐已形成了一种新的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即“初”的意思;“午”是按干支排列而来,五月正是“午月”。所以五月初五就叫“端五”这天人们习惯在门上插艾蒿,包粽子,儿童带五色线。端午早晨,门上插艾蒿,传说是唐朝百姓在黄巢起义时为避灾难而沿袭下来的。其实,端午插艾,是讲卫生的习俗。因为艾蒿具有避瘟解毒之功能。这是一种值得继承的良好习惯。包粽子,相传是为纪念两千多年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本县的粽子,多用黄粘米、粘高粱米、江米、大枣、豇豆等原料,用苇叶包成菱形。煮熟后蘸糖吃,味美香甜。端午前后,儿童们在手腕、脚腕上系五色线,说这样可以除病祛灾,长命百岁。据说一切邪鬼、瘟神等都怕五色线,人们就把它当护身符了。这个习俗带有迷信色彩,建国后逐渐废除了。另外,还有儿童们有胸前戴荷包、剪纸葫芦贴在门上的习俗,据说它们可以收服瘟灾。在本年出嫁的闺女,要回娘家过节,称为“躲端午”。这些习俗也已逐渐废除了。

农历七月初七,民间称为“乞巧节”。传说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相见一次,普天下的喜鹊都飞到银河两岸,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过鹊桥相会。织女是天宫有名的巧女,妇女们都在这天晚上趁她离开天宫与牛郎见面的时候向她乞求智巧,所以人们称七月七为“乞巧节”。这天晚上,姑娘、媳妇们打一盆水放在黄瓜架下,传说能在水中看到牛郎与织女相会的影子。中午,她们往水盆中扔花针,如果花针的影子象棍子,手就拙;如果花针的影子象剪子,手就巧。建国后,这些习俗已不存在。

农历七月十五为“麻姑节",俗称“鬼节"。相传,麻姑无兄弟姐妹,她为了侍奉二老双亲,一直未出嫁。到父母双亡时,她已成了老年人。她感到无依无靠,孤苦伶丁,便在七月十五这天晚上投河而死。乡亲们念麻姑是个烈女,又是个孝女,便把蜡烛插在瓢上,点燃后放在河里,叫“撒河灯”,为麻姑照亮。同时还为麻姑摆上供品,烧纸钱,以此来表示人们对麻姑的怀念,对后辈子女也是个教育。此习俗建国后已经绝迹。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也是“团圆节”。中秋节亲朋之间互相馈赠月饼。这时的五谷杂粮相继成熟,人们为了庆祝丰收,中午要吃一顿丰盛的午餐。晚上要赏月,并吃些西瓜、月饼等圆形的食品,边吃边讲关于月亮的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仙兔捣药等。外出办事或远离家乡的人,也要赶回家中团聚。新出嫁的闺女和未结婚的儿媳,一般要在八月十六接来吃“餐遗”。

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此时已进入冬季,天气逐渐寒冷,人们都要换上棉衣,于是想到已故的亲人也该换寒衣了。旧时人们有在坟前烧五色纸(剪成衣服状)的习俗,叫作“送寒衣”,以此来表示对亲人的悼念。此习俗带有迷信色彩,今已不多见。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相传“腊八"是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日子。最早是寺院的和尚在这一天煮粥祭佛,后来传为民间习俗。又一说,此时一年的收获已经完毕,应祭万物之神以表农家的心意。腊八这天,家家都要做上一顿“腊八粥”。一般用粳米、小米、高粱、黄米、爬豆(豇豆)、大枣、栗子、花生等原料,煮熟后香甜可口。人们习惯在这天腌“腊八蒜”。将剥好的蒜用醋浸泡,密封起来,20天后,蒜变成绿色,味道极美,是吃水饺的好佐料。旧时,出嫁不久的闺女在妈家“躲冬”,到这天吃过“腊八粥”就得回婆家准备过年了。

截至2014年,迁西县有景忠山、青山关2家国家4A级景区,五虎山、喜峰雄关大刀园2家国家3A级景区,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迁西县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渔夫水寨被评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喜峰口板栗大观园等4个景点被评为省农业旅游示范点。

景忠山

景忠山,位于迁西县城西北15公里处,三屯营城南,海拔610米,素有“京东名岫”之美称。

潘家口

潘家口古称卢龙塞,是一个著名的长城关口,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李广北击匈奴,曹操东征乌桓,均曾由此出塞。唐代诗人戎昱曾在《塞下曲》中写道:“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喜峰口

喜峰口位于迁西县城北40公里处,古称兰陉,元代曾名喜逢口,明永乐年间改为喜峰口。其关隘主要由营城、荒城、和关城三部分组成。营城坐落于群峰环抱的一片开阔的盆地间,辟南北东西四门;南门之上,曾悬“喜峰营”石刻匾额。荒城位于营城东北悬崖之上,与营城呈犄角之势。关城建于营城北约2华里处,出入关须经三道门,故号称“三关口”。关城正面,曾建有一座高达四丈的敌楼,名曰“镇远楼”;后重修,改称“来远楼”。

青山关

青山关,又名青山口,位于迁西县东北角八面峰下。这一带,地势险要,长城逶迤,青山叠翠。

大黑汀库区

大黑汀位于三抚线白堡店段北3公里处的滦河岸边,1983年因引滦入津工程拦河蓄水,形成了水面面积30平方公里,总库容达3.3亿立方米的燕山平湖——大黑汀水库。

五虎山山地休闲度假旅游区

五虎山景区位于板栗之乡——迁西县境内。东部毗邻迁安市,西距县城30公里。景区包括五部分:梦境庄园、滦河漂流、五虎山康熙猎场、奇石谷生态园、古人类文化遗址。